1. 草名。《玉篇.艸部》:「蓯,艸名。葑蓯也。」《廣韻.上聲.董韻》作「菶蓯」。
2. 草繁盛貌。《龍龕手鑑.草部》:「蓯,草盛皃(貌)。」如:「蘢蓯」。後引申為聚集之意。《淮南子.俶真》:「被德含和,繽紛蘢蓯。」
3. 「蓯蓉」:植物名。可製藥,用以補腎、通便、止血等。《集韻.平聲.鍾韻》:「蓯,蓯蓉,藥名。」
1. 草名。《玉篇.艸部》:「蓯,艸名。葑蓯也。」《廣韻.上聲.董韻》作「菶蓯」。
2. 草繁盛貌。《龍龕手鑑.草部》:「蓯,草盛皃(貌)。」如:「蘢蓯」。後引申為聚集之意。《淮南子.俶真》:「被德含和,繽紛蘢蓯。」
3. 「蓯蓉」:植物名。可製藥,用以補腎、通便、止血等。《集韻.平聲.鍾韻》:「蓯,蓯蓉,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