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一家公司賺不賺錢,其實只要看懂損益表就行。損益表範例能讓你快速掌握公司在特定期間的收入、成本與淨利結構,進一步判斷經營狀況。不只看表面數字,也要比較不同期間或同產業競爭者的數據。即使你是新手,只要抓住這些重點,也能輕鬆看懂損益表。
一、損益表範例快速導讀1. 什麼是損益表?核心概念一次掌握你常聽到「損益表」,但到底它是什麼?其實,損益表就是一份記錄公司在特定期間內「賺了多少、花了多少、最後剩下多少」的財務報表。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公司的成績單,清楚列出每一筆收入、成本和費用,最後算出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
損益表只記錄損益類別(例如營業收入、進貨成本、人事花費),不會出現資產或負債項目,這樣才能確保內容準確。
FineReport製作的損益表
免費試用FineReport>>
2.損益表公式解析:收入-費用=淨利損益表的核心公式非常簡單: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與費用 = 淨利。
舉例來說:
營業收入:100 萬元營業成本:60 萬元營業費用:20 萬元→ 淨利 = 100 – (60+20) = 20 萬元這個公式雖然簡單,但實務上可能因為有其他收入、稅前/稅後淨利等科目而稍作延伸。
3. 損益表的用途與重要性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大家都強調要看懂損益表範例?因為損益表是投資人、經理人、甚至你自己評估公司經營狀況的關鍵工具。它不只告訴你公司有沒有賺錢,還能讓你分析每一個環節的表現。
這些指標能幫你快速判斷公司獲利能力和經營績效。雖然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來量化損益表的重要性,但你只要看過幾個損益表範例,就會發現它是研究股票和投資決策時最常用的報表。只要淨利是正的,公司就代表有賺錢,這對你做判斷非常有幫助。
你可以用損益表範例來比較不同期間的表現,或是和同產業的公司做對照。如果你想提升判讀準確度,建議搭配系統化的金流管理工具,把所有經濟數據如實輸入,這樣損益表的內容會更標準、更容易分析。二、損益表範例解析:損益表結構與主要項目我們拿一張實際的損益表作為範例,來了解損益表的基本組成和格式。
損益表格式1. 營業收入(Revenue)營業收入,也經常被稱做為營業額、營收。是指企業在一段時間內,透過銷售產品或服務所獲得的收入。營業收入分為銷貨收入和勞務收入兩類,銷貨收入指的是通過銷售產品獲得的收入;勞務收入指的是通過提供服務獲得的收入。
一般營業收入會列在報表的最上方,是企業經營的根本所在,沒有營業收入,企業便不可能維持正常運轉。
要注意的是,有時營業收入的增加的來源是來自購併、或者來自大量的折價與廣告。此時必須檢查其他財務指標,才能確定營收增長的品質。
2. 營業成本(Cost of Goods Sold)營業成本指的是企業製造產品、提供服務所需要的直接成本。也就是每販賣產品或者服務需要消耗的成本,比如產品原材料費、運輸費、工廠租金、流水線工人薪水等等。
營業成本按照性質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類。固定成本指的是不會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成本;變動成本指的是會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成本。
3. 營業毛利(Gross Profit)營業毛利是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後的結果,反映了企業的基本盈利能力。毛利越高,通常意味著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具有較高的附加價值。
你可以透過毛利率來判斷企業的競爭力。例如,若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可能意味著企業在成本控制或產品定價方面具有優勢。
4.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s)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支出,這些費用不直接與產品生產相關,但對於維持企業運作至關重要。常見的營業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以及研發費用。
你可以將營業費用視為企業運營的「燃料」,它們支持企業的日常運作並促進業務發展。例如,銷售費用涵蓋廣告、促銷活動和銷售人員薪資,而管理費用則包括辦公室租金、行政人員薪資和其他日常開支。
5.營業利益(Operating Income)營業利益是損益表中的一個重要指標,計算方式為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和營業費用。它反映了企業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能幫助你了解企業是否能有效地將收入轉化為利潤。
如果營業利益持續增長,這通常意味著企業的經營策略有效,並且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相反,若營業利益下降,你需要檢視成本結構或收入來源,找出問題所在。
6.業外收支(Non-Operating Income / Loss)業外收支是指企業在核心業務之外所產生的收入或支出。這些項目可能包括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匯兌損益或其他非經常性項目。
你可以將業外收支視為企業的「額外收入或負擔」。例如,若企業持有大量現金,可能會產生利息收入;若進行外幣交易,則可能因匯率波動而產生匯兌損益。
7.稅前淨利(Pre-Tax Income)稅前淨利是損益表中的一個重要指標,代表企業在扣除所有營業成本、營業費用以及業外收支後的利潤。這個數字反映了企業在繳納所得稅之前的盈利能力,能幫助你了解企業的整體財務表現。
8.所得稅(Income Taxes)所得稅是企業根據稅前淨利計算並繳納的稅款。這部分金額通常由當地稅法規定,稅率可能因行業或地區而異。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項目能幫助你了解企業的稅務負擔,並評估稅務策略的有效性。
企業可以採取合法的稅務規劃來降低所得稅支出。例如,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或扣除項目來減少應稅收入。這些策略能幫助企業保留更多的利潤,用於再投資或其他用途。
9.稅後淨利(Net Income / Loss)稅後淨利是損益表的最後一個關鍵項目,代表企業在扣除所有成本、費用、業外收支以及所得稅後的最終利潤。這個數字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對於投資者和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
稅後淨利可以用來衡量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財務健康狀況。如果稅後淨利持續增長,通常意味著企業的經營策略有效,並且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相反,若稅後淨利下降,你需要檢視收入來源、成本結構以及稅務策略,找出問題所在。
三、損益表範例教學:損益表怎麼做的步驟與方法一想到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都要在Excel一條一條地錄入數據和公式,編寫名目眾多的損益表等財務報表,這種繁瑣的工作是不是總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呢?
今天就推薦給大家一款報表軟體FineReport,內置各種財務報表模板,對接數據庫以後一鍵套用模板即可,把你從繁重的數據分析報表工作中解放出來:
核心需求場景FineReport 製作損益表的優勢體現解決的實際痛點企業級固定報表快速製作支援 SQL 取數 + 拖拉拽操作,可快速生成交叉分析報表、儀表板等精細化報表擺脫傳統 Excel 手動調整格式、重複寫 SQL 的繁瑣流程,原本 2 天完成的損益表,現可 1 小時內生成視覺化報表內建 70+2D/3D 圖表,支援動態輪播、捲動效果,無需代碼即可實現高階視覺化解決損益表無法豐富化的問題週期性報表自動化生成支援設定定時調度功能,可按日 / 週 / 月自動生成週期性報表,並直接推送至指定郵箱、APP 或 Line/WeChat,無需人工重複操作解決「每月重複修改同結構報表」的問題,避免漏發、延發風險,每月節省至少 8 小時重複性工作資料填報支援行動端現場採集錄入、Excel 批次匯入,減少手動操作;資料校驗功能降低錯誤率傳統方式需現場手抄資料後再錄入系統,或透過 Excel 整理資料後手動錄入,操作繁瑣、耗時長,易出現人為錯誤靈活的數據查詢與深度分析提供強大參數設定功能,支援數十種查詢方式;支援報表間聯動、鑽取分析,幫助快速定位數據異常根因不用在龐大數據集中手動篩選資訊,例如分析銷量下滑時,可透過鑽取直接查看某區域、某產品的詳細數據,分析效率提升 50%
1、損益表製作第一步-連結資料源您的財務數據無論是儲存在主流的關係型/非關係型資料庫、大數據平台,還是本地的ERP/MES系統、Excel文件資料,FineReport都可以輕鬆連結取數,並且支援多業務資料跨系統、跨資料源整合呈現。
FineReport多資料源2、利用報表範本,直接複用FineReport內置財務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數十種財務專用模板,結合多源數據整合能力,徹底擺脫手工錄入數據困境。財務人員可專注於數據分析而非制表作業,效率提升達80%以上。
使用FineReport一鍵套用範本3、自動取數合計匯總以往要從SAP匯出資料明細,手動拆分核算彙總。FineReport支援直接透過報表後臺自動計算輸出結果,財務人員只需要審核一下資料是否有問題,即可上報提交。
4、使用資料實時填報功能,倍速提升財務資料採集傳統預算編列中,預算表格下放給各部門填寫時,財務回收後就會發現以下問題:各部門填寫的資料格式、口徑、不同,有時表格格式還被修改,給財務人員的審核校驗、彙總工作增加了難度,需要人工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夠完成,還會出錯。
透過FineReport線上財務模板即可進行實時填報。做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只需要業務部門線上填報進行預算編制,資料校驗功能確保資料合乎規範。預算編制完成後,平臺自動合併轉化,生成財務報表。
FineReport實時填報功能
免費試用FineReport>>
四、常見損益表範例分享損益表的結構看似複雜,但透過範例,你可以輕鬆掌握其核心概念。推薦給大家一款報表軟體FineReport,內置各種財務報表模板,對接數據庫以後一鍵套用模板即可,把你從繁重的數據分析報表工作中解放出來!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範例,均由FineReport生成,幫助你了解損益表的實際應用。
1.FineReport製作的損益表利潤分析看板損益表利潤分析看板是透過視覺化方式,直觀呈現企業營收、成本、費用及利潤等核心資料,助力快速掌握利潤構成、變動趨勢與盈利短板的分析工具。
FineReport製作的利潤分析看板2.FineReport製作的財務報表範例財務報表範例是展現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核心報表標準格式、資料邏輯與呈現規範,供學習參考或模板複用的財務資料展示樣本。
FineReport財務報表範例3.FineReport製作的損益表利潤中心看板損益表利潤中心看板是聚焦各利潤中心的營收、成本、利潤及貢獻度等核心資料,透過視覺化呈現助力企業快速掌握各業務單元盈利表現、對比差異並定位經營優劣勢的分析工具。
FineReport製作的利潤中心看板
免費試用FineReport>>
五、更多損益表範例延伸:財務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在了解了不同的損益表範例之後,你可能會發現,在企業規模擴大後,會遇到一些挑戰:
數據分散與滯後:ERP、CRM 與財務系統割裂,導致報表更新不即時,決策缺乏數據支撐。業務與財務脫節:經營層只能看到結果,卻難以追溯問題來源。應用不靈活:報表過於靜態,缺乏下鑽分析,難以支援即時經營決策。這正是許多台灣企業在邁向「管理型財務」與「決策型財務」過程中最常見的痛點。
我們整理了一套智慧財務解決方案,能幫助企業從單純的「報表製作」升級為「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透過資料整合與自動化,消除資訊孤島,提升報表的準確性與即時性。藉由可視化與智能分析工具,讓損益、資產負債與現金流三大報表互相關聯,支援動態決策。引入 四力分析框架(盈利力、營運力、發展力、償債力),幫助管理層全方位掌握企業財務健康度。如果你正在尋找更高效的財務數據應用方式,歡迎下載《智慧財務解決方案》,學習如何把損益表範例與企業日常經營決策真正結合,讓財務部門成為企業的策略大腦。
本文關於損益表範例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你想快速看懂損益表,可以記住這幾個重點:先掌握每個項目的意義,像營業收入、毛利、費用等。觀察毛利率、營業利益率、ROA等指標,別只看單一數字。注意費用分類與經營細節,避免片面解讀。多用系統工具,減少錯誤,提升效率。